文/岳明國小 邱詠涵老師

食魚教育推行動機

臺灣四面環海,是全球主要漁業生產國之一,但國人對於海鮮的來源、生產的方式甚至它的原貌,都顯得十分陌生。有人說:「臺灣只有海鮮文化,沒有海洋文化。」,其實,海鮮文化亦是海洋文化的一環,它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好,但要如何享用海鮮美食才能既健康又環保?要如何享用海鮮才能吃出「文化」?則是食魚教育想要努力的目標。

岳明國小自2018年12月與湧升海洋合作,推行「食魚教育進校園」計畫,每週四(初期為每週二)的學校午餐都會吃到海鮮,從白蝦、螃蟹、輪切的剝皮魚,到一整尾的飛魚、竹筴魚都有,一年品嘗及進行20種海鮮的食魚教育,期望孩子能認識吃下肚的食材,具備「吃整條魚」的能力,並產生永續海洋的觀念。

食魚教育推行重點

食魚教育的第一步就是教孩子認識魚,包括魚的名稱、特徵、分布、棲息環境、生態習性等,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麼,才有可能避免吃下肚的危機。臺灣大多數學校午餐提供的巴沙魚、柳葉魚,以及國人餐桌上常見的鮭魚、大比目魚和挪威鯖魚,都是由國外進口,而這些「舶來品」究竟是合法或是未經檢驗就非法進口?一般民眾因為對漁產不熟悉根本難以辨識。多數人對漁產的認識都是在餐桌上,並不了解牠們在成為菜餚之前的旅程為何,如果能先認識魚,才能選擇自己要吃的是什麼、要如何食用海鮮料理。

湧升海洋漁業創辦人徐承堉先生帶金目鱸到校,讓學生實際觀察鱸魚

圖一、湧升海洋漁業創辦人徐承堉先生帶金目鱸到校,讓學生實際觀察鱸魚

對魚有初步的認識後,下一步,教導孩子「好魚慢食」─吃當季、吃在地、吃底食、慢慢吃。當季的蔬果最好吃,其實「著時」的海鮮也最美味。在臺灣,春天的鮸魚最肥美;鬼頭刀是夏天盛產的魚種;秋天鯖魚盛產,南方澳的花腹鯖口感絕對不輸挪威鯖魚;冬天吃午魚取代進口白鯧一樣可以「年年有餘」……懂得吃當季、吃在地,不但能吃到最新鮮、價格最合理的海鮮,不仰賴進口的冷凍海鮮,也能減少食物運送過程中的碳排放。另外,教導孩子多食用生態位階較低的海鮮(底食原則),例如文蛤、牡蠣,或食藻類的虱目魚、九孔,或以浮游動物、小魚為食物的竹筴魚等生物,因食物來源豐富、這些魚貝類的數量也相對較多;而鯊魚、鮪魚等大型掠食性魚類,則因位於金字塔頂端、生態位階高,數量較少,許多種類已因過度捕撈大量減少,都應盡量避免選擇。在購買漁產時,選擇符合生態保育及永續利用原則的水產品,以消費選擇達到永續漁業的目的。

 

延繩釣是捕鬼頭刀常見方式,透過遊戲,讓學生體驗此永續的傳統漁法

 圖二、延繩釣是捕鬼頭刀常見方式,透過遊戲,讓學生體驗此永續的傳統漁法

要讓食魚不只是海鮮文化,就不能僅是懂得吃魚,食魚教育第三步,還希望孩子能「吃出文化」,從腸胃到心靈都得到滿足。每條魚都有牠的故事,像虱目魚的名稱,傳說是鄭成功到臺灣時,老百姓獻上虱目魚作為貢品,鄭成功用濃濃的閩南語泉州腔問:「啥乜魚(什麼魚)?」,由於「啥乜」聽起來音近「虱目」,百姓便以此為魚名。此外,「吃出文化」更包括對食材的感恩,高橋博之創辦《東北食通信》雜誌的初衷是「讓吃魚的人,看見漁人海上搏浪的氣魄;讓吃飯的人,看見農夫田間揮汗的臉龐」,唯有對吃下肚的食材有感,才會真正珍惜並關心這片我們所身處的汪洋。

烏魚課程還包括對烏魚俗諺的介紹,再以遊戲方式加深學童印象

圖三、烏魚課程還包括對烏魚俗諺的介紹,再以遊戲方式加深學童印象

食魚教育推行成果

岳明國小每週一天學校午餐食魚日已推行三個年頭,孩子經過三年重覆加深、加廣的學習,從一開始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麼海鮮,到現在對所吃過、學過的魚種、漁法都瞭若指掌;從不會剝蝦,到現在能吃全魚且妥善處理魚骨、魚刺。學校行政與教學團隊也將教學歷程彙整起來,建立適合低、中、高不同年段的食魚教案,期待透過經驗分享,讓更多學校加入食魚教育行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