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

雲林潮厝華德福案例的行動重點、成果與關鍵

 

潮厝

(照片提供:潮厝國小)

行動重點

一、 校內共識與課程設計

  • 潮厝國小校長、總務主任和午餐祕書相互配合,持續與校內教職員溝通,建立老師與廚工的共識,並透過師培,建立教職員對環境教育的相同理念。
  • 將農田實作、照顧動物等工作納入課程,耕種與畜牧的成果作為午餐食材,使學生體驗「從農田到餐桌」的過程,讓學校午餐成為教育的一部分。

二、 採購行政

  • 潮厝國小簽約的農民是以個人身份擔任學校食材供應商角色,學校提供土地,並要求食材必須無毒無農藥,食材來源則由農民決定。
  • 學校與農民密切配合,農民配合學校理念種植、採購食材,學校依農民提出的食材品項設計菜單。

三、 經營地方關係,串聯各項資源

  • 偏區學校採購金額小,學校對社區投注的資源,有時才是農民、家長願意合作的原因。潮厝國小邀請在地農民參加讀書會,建構學校對社區的影響力;當契作農民想要協助社區農業轉型,希望以較高的金額收購當地友善耕種的米,學校也願意支持配合。
  • 學校午餐食材需求數量少且多元,無法僅靠單一農民,因此藉著契作農民的人際網絡,串聯在地友善農民組織加入供應。
  • 潮厝國小積極爭取民間團體的計畫經費支持,並透過學校的影響力,號召村民將農地租給學校。

四、 契作農民

  • 該農民在農務之外,也經營餐廳,在食材調度上較其他純以農業為生的農民更有彈性。
  • 為了讓學生吃到健康安全食材,潮厝國小的契作農民表示自己不會精算學校食材成本及利潤。這種社會責任意識,是他能長久投入的原因之一。

成果

潮厝國小廖宏彬校長表示,根據政府採購法第7條第2項,生鮮農漁產品不適用採購法規範,有意願採購在地食材、推動食農教育的學校可積極進行。

潮厝國小透過校田與讀書會,凝聚師生與在地農民共識,加上學校人員內部共識強,願意在採購行政程序上盡力協助,其行動成果值得其他學校參考。

運作關鍵

  • 學校:透過溝通與師培等方式,建立教職員共識;關心並經營地方關係,因此得以串聯起各項資源;願意尋找並爭取各項資源。
  • 農民:有其他事業可與學校食材共同採購,增加利基;具備社會責任意識。

 

上一頁:【雲林潮厝華德福】從農田到餐桌-食農教育的身體力行